大湾区“跑”出一批芯项目!
近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第二届集成电路“太湖之芯”创业大赛初赛深圳赛区项目路演圆满完成。
目前,西安、深圳、上海三大初赛赛区路演已全部圆满结束,接下来的8月,初赛晋级者将在无锡角逐冠军之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芯片设计企业云集的大湾区,本届“太湖之芯”创业大赛吸引了众多芯片设计企业参与,参赛项目遍及GPU、传感器、AI芯片、触控芯片、射频芯片等多个领域。
那么,这些芯片设计项目有什么亮点?实现了哪方面的创新?产业化前景如何?对此,大赛组委会特别策划了“太湖芯声”栏目,与专家评委以及参赛团队面对面畅谈半导体创业项目。
评委评“芯”:“技术水平较高”
“门类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王明江教授对本届“太湖之芯”创业大赛的参赛团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他看来,有些项目虽然尚处于初创阶段,但是技术特点鲜明,在不少领域也已形成了应用,因此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本届“太湖之芯”创业大赛依旧将深圳作为初赛赛区之一,提及大湾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区位优势,王明江教授表示,大湾区发展集成电路的市场优势和整机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相较于长三角地区和北京,资本支持力度以及产学研结合程度仍待加强。
对于第二届“太湖之芯”创业大赛,王明江教授也寄予厚望,“希望有更多好企业能冒出来,解决产业链的核心技术问题,带动整个产业链更好地发展。”
参赛企业/团队畅谈项目
01、OLED触控芯片
敦泰电子
敦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泰电子”)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液晶显示驱动和触摸控制的研究和开发,路演项目名称是“基于OLED显示面板的触控芯片”。
据敦泰电子高级总监黄伟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内柔性屏幕的发展,屏幕追求更轻更薄,因此也令显示和触控之间的干扰变得越来越大。
而敦泰电子开发的触控芯片具备三项核心技术,分别是差分的模拟前端、灵活的全数字IQ 解调以及灵活的扫描模式,使高端柔性屏幕既能达到良好的信噪比,也能有效减轻信号对显示的干扰。
黄伟透露,目前敦泰电子柔性OLED屏幕第一代触控芯片产品已有量产,并在各大品牌手机上应用,“占到市场份额的近1/ 3”。
目前,敦泰电子的合作伙伴包括众多一线终端品牌和面板厂,包括VIVO、OPPO、联想、小米、三星电子、传音、中兴、TCL、SHARP、NOKIA、ASUS、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三星显示、维信诺、和辉、AUO、INNOLUX、LGD、JDI等。
在项目的发展前景上,据市场研究机构Stone Partners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柔性OLED的出货量占比预计超过50%,首次超过韩国。黄伟也认为,随着国内柔性屏幕的发展加速,未来几年中国会成为显示屏幕最大的市场和生产地,这将极大带动触控芯片的出货量。
此外,屏幕的轻薄化和大尺寸化也要求触控芯片持续升级迭代。黄伟表示,针对于中大尺寸屏幕,比如平板电脑屏幕、车载显示屏等,敦泰电子在做新一代的产品开发。“我们距离国内的面板厂、终端厂商很近,彼此间可以进行紧密的沟通。相信在整个产业链的支持下,我们能更快进行技术升级。”
02、空间计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北京星辰起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星辰起源技术有限公司CEO陈清甫从技术创新点、未来前景、当前落地情况等方面向芯师爷介绍了他们的路演项目“空间计算芯片”。
“最近苹果发布的空间计算设备(Vision Pro),它里面用到一个R1芯片,其实跟我们这款产品是差不多的。”陈清甫说,他进一步介绍道,该项目致力研发的空间计算芯片主要运用到了两项核心技术,第一项是算法芯片化技术,第二项是可重构技术。
所谓算法芯片化,就是将原本在 CPU上运行的软件算法进行了芯片化,使它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数十倍,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十几纳米的芯片制程基础上实现3纳米或者5纳米的算力。
此外,考虑到算法后续的升级迭代,他们在算法芯片化的技术上,引入可重构技术,使当前的算法通过编程的方式可以兼容未来的算法。
目前,该赛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不过陈清甫认为,其后续会成为可媲美手机市场的一个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团队已完成了第一代芯片及算法技术研发,预计2024年流片并量产,同时第二代芯片产品研发中,目前已储备30多项发明及集成电路布图核心知识产权。他们已与多家终端厂商建立合作关系,预计在芯片量产后可获取多家用户订单。
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此前已经有过一轮融资,但是当前最大的挑战依旧来自资金方面,“技术上,我们已经储备了多年,人才上我们也有相应的高校资源,后续的项目发展还要靠资金的推动。”陈清甫说。
03、基于RSIC-V架构的AI运算集群
厦门算能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算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算能科技”)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AI、RISC-V CPU等算力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路演项目名称是“基于RSIC-V架构的AI运算集群”。
据算能科技销售一部总经理刘青介绍,算能科技今年发布的SG2042产品,是基于RISC-V开源架构的业内第一个高性能服务器芯片,其拥有64个高性能RSIC-V核心,9-12级流水线设计,主频高达2GHz,缓存64MB,对一系列数据密集型和I/O密集型运算任务都具有优异的性能表现,可以满足数据中心的各种需求。
提及RSIC-V架构的发展前景,刘青表示,RSIC-V是近年来在业内大受欢迎的开源指令集架构,未来有望成为三大指令集架构之一,“相对于过去诸如X86、ARM这种闭源的架构,开源架构更加自由开放,设计也相对更灵活,在当今复杂的地缘背景下,会相对更自由和可靠”。
当前,该项目在稳步推进。SG2042芯片公开发布后,已有澎峰科技、万莫斯、PLCT实验室、山大智研院、兆松科技以及众多开源领域的顶尖开发者加入了SG2042的开发生态中。刘青表示,当前产品主要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未来会逐步向政府、企业等大众市场开放与推广。
此外,算能公司的AI芯片与算力产品从2016年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产品系列覆盖端智能、边缘智能、云智能,算力范围覆盖0.5T-5T、16T-32T、256T,可应用于包括城市大脑、智算中心、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安全生产、工业质检、智能终端的诸多场景。
04、基于PXGPU的具有超低功耗领势性能的AOD DDIC
深圳芯旭阳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芯旭阳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以芯片研发设计和GPU IP授权为核心业务,拥有PXGPU等核心产品及相关国际专利,此次路演项目名称是“基于PXGPU的具有超低功耗领势性能的AOD DDIC”。
据创始人卓永红介绍,PXGPU是一个全新的GPU技术,它采用无帧缓存、非流水线架构,因而具备超低GPU算力、超低总线带宽、超高渲染/显示帧率、超低系统功耗等技术优势,可应用在超低成本驱屏芯片、一芯多屏座舱处理器、AOD DDIC(显示驱动芯片)、超低功耗可穿戴AI计算芯片等领域。
该项目则将PXGPU应用于手机DDIC领域并致力于其产业化。卓永红表示,当前智能手机有两种模式,分别是“普通模式”和“AOD(息屏显示)锁屏模式”,而他们在这两种常规模式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种超低功耗交互模式——“AOD交互模式”。
当手机低电量时, 用户可切换到“AOD交互模式”,该模式将延长续航时间至5倍, 但用户依旧可以流畅地使用电话、信息、音乐、导航等大部分功能,且手机交互界面清爽。
卓永红表示,PXGPU的构想源于一个偶然机会。最初他们研发一款GPU驱屏芯片,发现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于是突发其想能否将GPU的帧缓存拿掉以降低成本。后来通过验证发现路径可行,且可以应用在更多领域。
当前,PXGPU已经通过了功能验证,但是具体的项目落地尚未展开。卓永红表示,现阶段正在寻求外部的资源,希望找到一些投资者或者合作伙伴共同将项目落地。此次参与太湖之芯创业大赛,卓永红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获得相关支持。
05、BBIA SOC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BBIA团队
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团队BBIA,带来路演项目“BBIA SOC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BBIA 指的是 BP(血压)、BCG(心冲击信号)、 IA (智能分析),我们想做一个集血压测量、 BCG 采集、智能分析于一体的SOC 芯片。”BBIA团队创始人、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博士研究生杨婕说。
据介绍,该团队5名成员均为北京大学硕博研究生,成员学科背景涵盖微电子、计算机、企业管理与金融工程、应用物理等方面,该项目则依托于北京大学集成微系统科学工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在项目优势上,杨婕表示,与目前主流的用 ECG(心电图)来进行医疗健康类分析的可穿戴设备不同,他们此次采用的是BCG 信号。
这主要基于三点考察,首先是心电图的呈现形式对于大众来说晦涩难懂,其次是目前能取得医疗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功能相对都较为简单,暂时还不能实现对心肌炎这样比较复杂的疾病的分析,再次是经过实验发现,手腕上的BCG信号可以用于心肌炎判断。
至于项目前景,BBIA团队的核心成员吴方珂认为,疫情让大众更加注重自身健康,与此同时,中国医用级健康监测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以及中国家用血压计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都昭示医疗健康赛道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市面上尚没有能够对心肌炎进行便捷筛查的产品。”吴方珂补充道。
不过,接下来项目要实现进一步落地,还需要解决多个环节的问题,包括有效对社会进行风险普及、募集资金、吸纳更多资深经验的SOC芯片工程师、寻求合适的研发场地以及筹建实验室等。BBIA团队另一位核心成员张明睿表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