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讲故事丨徐文茜:战胜风浪,蜕变成振翅深蓝的海燕
奋飞的海燕
■韩 成
插图:唐建平
(资料图)
“这两天正忙着检查设备、熟悉新的任务情况,顺便抽空准备些生活用品,过几天我又要失联了……”
两年不见,电话里的徐文茜还是老样子,说话干脆利落,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她是海军南昌舰的首批女操舵手。从电话中得知,她如今已经成了航海部门操舵班长。
我和徐文茜是在两年前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上认识的。在我的印象中,她话不太多,执行力很强,是典型的“实干派”。两年断断续续的联络,她基本上是在“准备”和“远航”两个状态中来回切换。徐文茜曾比喻自己像个奋飞的海燕,在我看来,这个比喻最恰当不过了。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演习期间的夜间航渡任务中。
那晚,海面风浪很大,拍打在舱外甲板上,发出如闷雷般的阵阵声响。震荡的舱室晃得我头昏脑涨,迟迟没有睡意,索性穿衣起床准备采访驾驶室的官兵。
驾驶室内漆黑如墨,几束电子屏幕上的弱光,散射在夜间值更官兵的脸上。站在操舵仪旁边的徐文茜身材瘦小、面庞白皙,她是当晚值班的唯一女兵。船体剧烈摇摆,丝毫没有让徐文茜分神,她站在那里屏气凝神,一边侧耳聆听指挥员的指令,一边紧盯屏幕动态调整航向,仿佛与战舰融为一体。她那专注的神情,令我至今难忘。
我问她:“夜航是怎样的体验?”
“既紧张又兴奋吧!”徐文茜坦言。那次是她首次远赴国外参加联合演习,夜航又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她必须全神贯注地分析预判每一组数据、每一个声响、每一处细微变化。徐文茜不负众望,与疾风巨浪轮番搏斗一整夜,在黎明时分,稳稳地驾驶战舰安全驶抵演习海域。
“稳,是操舵兵的必修课。”聊起自己的战位,徐文茜多次向我提及这个字。她解释说:“不同于武器战位的惊心动魄,操舵战位要时刻将‘稳’字悬在心头,把稳操舵仪,才能保证战舰精准制胜、使命必达。”
为了练就这身“稳”功,徐文茜可是没少吃苦头。她先后过了晕船和熬夜这两关,又在同年兵中率先完成独立值更,随战舰勇闯大洋,航行数万海里。在无数次战风斗浪中,徐文茜摔打出了“在任何海况下都能操舵一把准”的硬功夫。
海上目标射击演练那天早晨,我赶到驾驶室时,徐文茜早已在战位上开始忙碌。瞥到她通红的双眼,我猜测她应该是提前加班做准备了。
果不其然,事后的采访中她告诉我,为了保证实弹射击万无一失,她熬了一个晚上,确保陌生海域航迹、风浪等可能对舵角产生影响的因素了然于胸。演练开始,徐文茜镇定操控,按照指令实时调整舵角,把定航向,确保战舰始终处在主炮射击的最佳位置。
“轰!”首发炮弹应声飞出,精准命中远处灰白色的靶标,海面上激起10多米高的水雾。
“这次是不是‘稳’中求胜?”演习结束时,我打趣地问她。
“当然!”徐文茜爽快作答,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
大洋浩瀚,徐文茜的下一次远航也许将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晴空万里还是风高浪急,她一直靠坚韧的毅力和过硬的能力战胜困难,越战越勇。
登上南昌舰这4年多时间里,徐文茜的生活几乎被远航任务填满,出岛链、巡大洋,航线逐渐拉长,征途更加艰险,挑战越发艰巨。徐文茜丝毫没有犹豫,始终勇往直前,在波峰浪谷间历练成长,渐渐蜕变成一只振翅深蓝的海燕。
记者心语:成长,藏匿在战胜风浪的每一个瞬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