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蓉光|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她扎根乡村学校29年
“我就出身乡村,乡村的孩子也应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如果老师都不愿意到乡村学校教书,那这些孩子怎么办呢?”
(相关资料图)
简阳市镇金镇位于简阳西南部,距离简阳城区有近40公里路程,这里是刘秀红的家乡,也是她师范毕业后,深深扎根29年教书育人的地方。谈到毕业后为何会选择回到老家的乡村学校教书,刘秀红心底有一种朴素的坚持——要是老师都不愿意来的话,那孩子们怎么办?
当然,这样的坚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父亲在刘秀红的成长过程中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刘秀红正在上课
小小的乡村
依然有大大的舞台
“我很佩服我的父亲。”刘秀红说。
她的父亲刘汉明就在镇金镇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村里有的家庭好几代人都是她父亲的学生,如今后辈又成为了她的学生。
从小她便跟着父亲见证了无数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乡村,无数家庭因为教育获得希望。尽管在外人眼里,父亲只是一名乡村教师,但他却拥有桃李满天下的幸福,“这应该也是每一位老师最幸福的事情,看着学生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刘秀红说。
关于父亲,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小时候会跟着父亲挨家挨户地到学生家进行家访,那时候还有不少学生辍学,父亲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有些困难的家庭付不起学费,父亲还会帮忙垫付。几十年时间里,父亲拉回了一个又一个曾在失学路口徘徊的孩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如今,熟悉的村子里依然活跃着老师家访的身影,不过挨家挨户敲门的不再是父亲刘汉明,而成了刘秀红。
▲刘秀红与学生
村子里曾经泥泞的小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大道,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砖瓦房、泥巴操场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室、高大的综合楼、塑胶操场,还有篮球场。
“比起父辈,现在的校园环境已经好太多了,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在肉眼可见地不断缩小。”刘秀红表示,当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再与“艰难困苦”等词语划等号的时候,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她感觉自己责任更重大,“我们的教育方式足够科学吗?教育理念足够先进吗?课堂教学足够高效吗?……”工作中,刘秀红常常反思这些问题,她希望乡村与城市在硬件条件不断缩小差距的同时,教育的软实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而直接实施教育过程的教师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她看来,哪怕是小小的乡村,作为一名教师,依然有大大的舞台。
▲镇金小学
教育需要信念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从教以来,刘秀红始终站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数学教师和数学教研组长。多年来,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刘秀红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还曾被评为简阳市优秀班主任、十佳乡村教师、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还发表多篇数学学科相关的论文并得奖,一路躬身前行,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她所带的班级也常常得到各级各类表彰。在学校,有不少年轻老师会时常向她请教“如何才能提高班级成绩”。对此,刘秀红的答案很简单——备教材和教学生要和谐统一。
她说,作为老师,尤其要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找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这句话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每届班级各有不同,每名学生各有不同,甚至每个学生的家庭也各有不同。教学与实际学情贴合,需要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对教学有足够的钻研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刘秀红对教育事业的信念。
据了解,目前,成都全市乡村中小学像刘秀红这样的专任教师共有2.2万人。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夯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成都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来着力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完善乡村教师服务保障机制。
红星新闻记者 杨旭斌 图据受访者
编辑 李钰仪
关键词: